清明小長假即將來臨。如何過節,也成為人們所普遍討論的話題。提起清明,人們首先想到的是“祭奠先人,表達哀思”,其民間習俗也是極為豐富而有趣的。除了禁火、掃墓之外,還有踏青、斗卵(碰蛋)、蕩秋千、蹴鞠、打馬球、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。而據傳是因為節日期間要寒食禁火,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,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,以鍛煉身體。
華全春來早
在此,筆者想說的就是,這一切卻不是清明的習俗,而應該屬于“寒食節”才準確。現在,有很多人把寒食與清明混為一談,實際上是不準確的。因為兩者一個是農耕節氣,一個是民俗節日,本來就不是一碼事。
先說一下清明。清明,是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,一般在公歷4月4日前後。而寒食卻是一個民俗節日,起源于春秋時晉國大臣介之推寧可被燒死,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。兩者一是農耕節氣,一是典故民俗,本是兩碼事;但兩節時間僅相距一、二天,甚至有時候重合于一日,故而才有了清明、寒食并稱的說法。
寒食節,亦稱“禁煙節”、“冷節”、“百五節”,是在農歷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,一般為清明節的前一兩日。是日初為節時,禁煙火,只吃冷食。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,并受其影響,因此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、踏青、秋千、蹴鞠、牽勾、斗卵等風俗,寒食節已經綿延了兩千五百余年,被稱為我國民間第一大祭日。
其實,寒食節與古人對于自然的認識相關。在中國,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,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信息,象征著新季節、新希望、新生命、新循環的開始。后來則具有了“感恩”意味,更強調對“過去”的懷念和感謝。
寒食禁火冷食祭墓,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。
萬木吐綠,百草競芳
唐代之前,寒食與清明,雖然前后相繼,但主題卻是不同,前者懷舊悼亡,后者求新護生;一陰一陽,一息一生,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系。禁火是為了出火,祭亡是為了佑生,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。唐玄宗時,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,由于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,逐漸地寒食節俗就與清明發生了關聯,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。
寒食節,是在清明的前一天。傳說,這個節日,是紀念介之推的。介之推是春秋時期晉國的賢臣。晉國發生內亂,公子重耳(后來的晉文公)被迫四處逃亡,介之推不畏艱難跟隨重耳。一次,重耳生病了,想吃肉,于是介之推就把自己的腿肉割下來,熬成湯,獻給重耳。重耳做了國君后,在封賞功臣時,卻將介之推淡忘了。介之推心中難過,便背著母親隱居山中。晉文公得知后,甚感內疚,親自跑到山中尋找。只見山巒重疊,蔥蒼樹木,哪里有介之推的影子。晉文公心想,介之推是個孝子,如果放火燒山,一定會背著母親出來的。于是,命令放火燒山。大火連燒三日,介之推始終沒有出來。火熄之后,大家進山察看,才發現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。
華全發電機組,以“更節省、更穩定、更持久、更便捷”的普遍優勢而廣受信賴
這天正好是清明節的前一天。因為介之推是被火燒死的,大家在這天都不忍心舉火,寧愿吞吃冷食,以紀念這位肱骨賢臣。這就是“寒食節”的來歷。